2025年高考录取大变天,60多所大学招不满人,这是要凉凉的节奏?
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0:01    点击次数:50

昨天刷到一个消息,把我整个人都看懵了——

2025年本科录取结束了,竟然有60多所高校没招满人!

我的天,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啊!

记得我当年高考那会儿,哪怕是最普通的本科都要挤破头,现在居然出现了大学\"招不到学生\"的情况?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数据不会骗人,今年的录取情况确实\"反常\"

7月31日,随着最后一轮征集志愿结束,2025年本科录取正式落幕。

但这个结果,真的让人大跌眼镜。

先说好消息:本科录取率其实挺高的。

江西省率先公布数据,47.2万人参加高考,录取了23.96万人,录取率达到50.71%!

广东省78.4万考生,录取34.48万人,录取率43.97%。

山东74万考生,录取34.38万人,录取率46.45%。

看起来不错对吧?但问题就出在这里——

录取率这么高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校招不满?

真相让人心酸:不是学生不够,是学校\"太贵\"

我仔细研究了一下那些招不满的学校名单,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

基本都是学费超级贵的民办本科!

拿广东来说,湛江科技学院还有近3000个空余名额,直接宣布放弃招生。

广东理工学院、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、广州华立学院...一大堆学校都招不满。

为什么?因为学费太贵了!

这些学校一年学费基本都在3万以上,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12万+,再加上生活费,一个孩子读完大学要花20多万!

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这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
反观那些外省的民办学校,学费2万左右,在广东都能顺利招满。

差1万块钱学费,结果天差地别。

最扎心的对比:广西学生\"抢着\"降分录取

更让人震惊的是广西的情况。

广西第四轮征集志愿,有11所民办本科直接降了39分录取!

最低投档分数线只有331分!

这是什么概念?基本上就是\"来者不拒\"的节奏了。

但即便这样,还是有60多所学校没招满。

同样是民办本科,在广东招不到人,在广西降分都没人要。

这背后反映的,不就是不同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异吗?

家长的无奈:想让孩子读书,但真的读不起

我身边就有个朋友,孩子今年高考。

分数够上民办本科,但看到学费单的时候,整个人都沉默了。

\"一年3万多,四年下来十几万,我们家真的拿不出来。\"

最后只能选择公办专科,虽然心有不甘,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。

不是不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而是真的承担不起这个费用。

这样的家庭,全国有多少?

从这次招生结果就能看出来——太多了。

民办高校的\"高价策略\"正在失效

以前民办高校敢收这么贵的学费,是因为:

高考竞争激烈,有学上就不错了家长觉得\"再穷不能穷教育\"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

但现在情况变了。

就业形势严峻,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;

家长开始理性思考,学费和就业前景不成正比;

专科生通过技能培训,收入不比本科生差。

花十几万读个民办本科,毕业后还不如专科生赚得多,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。

这个现象背后,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变化

第一,家长越来越理性了。

不再盲目追求\"本科学历\",开始考虑性价比。

第二,就业市场在变化。

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吃香,学历不再是唯一标准。

第三,经济压力确实大。

疫情三年,很多家庭收入受影响,教育支出更加谨慎。

第四,信息越来越透明。

网上到处都是\"大学生找不到工作\"的消息,家长不再盲目乐观。

对学生和家长的建议

看到这个情况,我想给正在面临选择的学生和家长几个建议:

如果家庭条件一般,真的要慎重考虑高价民办本科。

与其背负巨大经济压力读个\"水本科\",不如选择:

好的公办专科,学个实用技能复读一年,争取考上公办本科先工作积累经验,再通过成人教育提升学历

学历重要,但不是唯一出路。

现在很多技术工人、技能人才的收入都不低,关键是要有一技之长。

对民办高校的\"警告\"

这次招生\"滑铁卢\",对那些高收费民办高校来说,应该是个警钟。

如果还是抱着\"爱来不来\"的心态,只会越来越难招到学生。

要么降低学费,要么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率。

否则,今年招不满只是开始,以后会更难。

2025年这个高考录取结果,其实是一面镜子。

它照出了家庭的经济压力,照出了教育的现实困境,也照出了社会的深层变化。

60多所高校招不满,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

当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严重不匹配时,理性的家长自然会用脚投票。

这对整个教育行业来说,未必是坏事。

也许,这会倒逼一些学校降低收费,提高质量,让教育回归本质。

毕竟,教育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而不是赚钱的工具。

你怎么看这次的招生情况?如果是你,会选择花十几万读民办本科吗?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~